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行情 » 企业新闻 » 正文

山西文博会“开放的山西”峰会怎么安排汾酒做专题交流?|洞见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9  浏览次数:282
核心提示:月24日,第三届山西文博会重点活动开放的山西主题峰会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行。会议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省社科院共同

月24日,第三届山西文博会重点活动“开放的山西”主题峰会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行。会议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省社科院共同主办,目的在于进一步彰显晋商开放精神,增强山西对外开放的文化自信,从而推动山西全方位对外开放和转型崛起。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山西振东药业集团董事长李安平,平遥县九成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在盼,十二栋文化创始人王彪作为“新晋商”代表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汾酒集团、振东药业、十二栋文化、平遥九成文化,他们为何可以代表“开放的山西”
 

在专家发言环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周建波表示,晋商能够在明清之际称雄商界500年,“与他们讲诚信、守契约密不可分,而这种诚信对于目前开放经济中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与之呼应的是,本次李秋喜演讲的题目即是《诚信与契约精神 引领汾酒再谱改革发展新篇章》,汾酒历经千百年来的岁月更迭,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历久弥新、不断壮大,体现的就是晋商精神的核心力量。“晋商文化和汾酒历史交相辉映,共同缔造了中国白酒的基本格局和产业版图。”李秋喜说。
 

汾酒“中国酒魂”的信仰理论和“用心酿造,诚信天下”的经营理念,也将引领汾酒集团在新时期改革大潮中不断阔步前行,而“中国酒魂”的核心就是“报国、诚信、创新、开放、坚韧、儒雅”的名酒风范与工匠精神。
 

去过山西文博会现场的观众们会发现今年文博会吉祥物“晋宝”的身边,多了一位萌萌哒的新朋友——新增的吉祥物“长草颜团子”——两者的结合更好地体现出山西省开放、现代、创新的精神面貌。这个“长草颜团子”的创作公司就是“十二栋文化”,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山西本土动漫形象企业。
 

发言人李安平和王在盼演讲的主题是“开放视野下的晋商创业创新”,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山西省制药龙头企业,振东制药的优势在于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确立了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并重的产业化研发模式,李安平的“好人好药、好药好人”理念也成为企业响亮的品牌,他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晋商精神,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他的爱心和品质,比晋商前辈体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完美。
 

由平遥九成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投资的舞台剧《又见平遥》,被称之为“到古城不得不享的精神食粮”,内容就是抓住了晋商“诚信义利”这一点,以一个票号东家抵尽家财、带领二百余名镖师前往沙俄救回票号掌柜的唯一血脉,而他本人及镖师全部客死他乡的故事为载体,讲述了晋商之间的同舟共济。
 

梳理来看,四家企业之所以成为“开放山西”的代表,正是他们所共有的以商立业、诚信为本、同舟共济的晋商精神。
 

他们是晋商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传播者,是继承者也是创新者,尽管分别代表不用的行业,但他们背后的“开放和进取,开明和创新、开拓和坚守”是一脉相承的。


 

汾酒的“开放”,一以贯之传承至今


 

明朝初年,随着晋商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把汾酒制作工艺带到全国各地。当时全国许多地方酿造的酒,都少不了一个“汾”字。
 

据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考证,明朝初年,汾酒开始向全国传播。在明政府移民屯田政策的鼓舞下,近百万山西人踏上移民之路。大批山西酿酒技师也跟随着移民队伍,汾酒酿造技艺由此在全国广为传播。由于所到之地原料、气候条件不一,没有地缸,山西酿酒师傅因陋就简,创造出窖池发酵新工艺,于是蒸馏酒出现了浓香酱香等新的香型白酒。
 

这是汾酒对技术产业的开放精神,开枝散叶之后,汾酒带动了整个白酒行业的文明前行和技术融合。
 

当时北平的前门大街、大栅栏、琉璃厂,天津的法租界,南京的中正街、市府路,以及上海、石家庄等地,都设有晋裕汾酒的分公司或代销店,以山西根据地和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石家庄为中心,汾酒及其系列产品很快辐射到全国各地,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名酒
1915年,汾酒带着“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凭借卓越的品质一举夺得最高奖项“甲等大奖章”。时《并州新报》评汾酒获奖称“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

彼时,“开放”的汾酒一下子冲到了世界的大门口,洋人们对中国文明的向往从一瓶汾酒开始了。
 

李秋喜在发言中提到这样一件事:2016年北京一家拍卖公司拍出了一瓶1927 年的汾酒,这瓶酒是一位华侨在南美国家智利的一个商店发现的,酒瓶子上既有汉字“山西汾酒”的商标,也有卖酒商行“永利威”的标识;既有中文产地的名称,也有英文字母的介绍。后来我们得知,这个“永利威”现在在香港还在经营。经过九十年的岁月流转,让人惊叹不已的是,这瓶酒还在,生产酒的厂家还在,卖酒的商行也还在,在整个商业史上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李秋喜提到的那瓶由香港永利威公司1927年向山西晋裕汾酒公司定制生产的出口汾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瓶装白酒,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出口白酒实物。特别的是,这瓶酒的酒瓶上烧制有英文说明,说明当时汾酒的出口已经有相当规模且极为规范。
 

由此可见,汾酒的国际化开放已有百年历史,其实,汾酒商人在明清时期已经与晋商中的茶商、票商等一起登上国际市场,成为世界名牌名商。

1963年开始的由酒业泰斗秦含章牵头的“汾酒试点”则是汾酒开放精神的又一例证。这一年的试点不仅仅推动了汾酒的技术革新更为整个白酒行业培养了人才,推进了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学习互动。
 

今年将在汾阳举办的2017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博会更是对开放的汾酒一个强力的注解,在汾阳举办世界酒博会,本身就是中国酒行业的一次自信展示和价值宣示。
 

以开放的姿态、国际的眼光集聚产业发展新优势,能让中国历史传承最悠久、人文积淀最深厚、产品品质超一流的白酒之乡,与世界酒文化完美交流与碰撞,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酒故事,这正是“开放的山西”所需要的。

 


 

“开放”之外,汾酒还有“坚守”


 

汾酒的“开放精神”中途没有断层,而是一以贯之传承至今,这也使得汾酒成为“新晋商”的企业代表。


 

汾酒在“开放”之外,还有一些一直在坚守坚持的东西,汾酒还有“坚守”的一面,就是“诚信与契约精神”的体现,还有对诚义的执信、对技术的执拗和对品牌的执着。


 

汾酒的“坚守”体现在坚持“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及绿色汾酒的管理理念上;体现在“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粮必得其实,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料必得其准,工必得其细,管必得其严”的工艺标准上;体现在“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品牌定位上。


 

正如李秋喜所言,晋商文化和杏花村汾酒历史交相辉映,共同缔造了中国白酒的基本格局和产业版图。今天,“中国酒魂”信仰理论和“用心酿造,诚信天下”的经营理念,将引领汾酒集团在新时期改革大潮中不断阔步前行。
 

 
 
[ 资讯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山西文博会“开放的山西”峰会怎么安排汾酒做专题交流?|洞见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杏花村酒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