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集团混改再次被提上议程。2 月9 日,山西省召开全省国资工作会议,明确国企改革是今年山西第一重大任务,点名汾酒集团为试点企业; 2 月13 日,山西省副省长兼国资委书记王一新实地调研汾酒集团,要求积极推进集团主业整体上市、员工持股试点等工作。 2月23日,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了经营业绩责任书,山西国资国企改革任期目标责任书试点正式启动。责任书要求汾酒3年回到白酒第一阵营,2017年至2019年酒类收入增长目标为30%、30%和20%,三年酒类利润增长目标均为25%。 此外,国资委向汾酒集团下放了人事权、投资计划等8大实权。山西省层面对集团混改推动力度大,如今随着目标责任书正式签订,汾酒集团能否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将会很大程度上成为山西此轮国企改革的试金石。
上世纪70年代,泸州老窖独领风骚;1977年,汾酒超越泸州老窖,成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冠军。作为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名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曾在白酒业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2012年,行业寒冬来临,山西汾酒股价大跌。至2014年,汾酒业绩下滑更是骇人,净利润下滑62.93%,营收下滑35.67%,直接被古井贡酒赶超。本以为“汾老大”就此掉落神坛后再难崛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年随着业绩的好转,汾酒的股价也逐渐回升。 2017年02月20日早盘10时08分,山西汾酒(600809)股价大幅拉升5.15%,创一年以来新高(除权后价格)。2月23日,山西汾酒开盘后一度涨幅超过4%,股价最高冲至33.25元/股,触及2013年3月以来最高点后缓慢回落,截至上午收盘报31.18元/股,涨幅1.14%,5日累计涨幅达15.91%。这次股价的强势反弹,不仅能说明投资者开始看好汾酒,更是汾酒业绩向好、崛起势头强劲的体现。但是汾酒目前仍旧存在市场份额方面的困境,作为中国白酒界曾经的霸主和全国性名酒,汾酒如今的市场主要是在山西省及周边城市,全国市场占有率并不高。汾酒若想“翻身”,再次跻身白酒第一阵营,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据了解,汾酒将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在省内,汾酒会选择认可度高的金奖20年为主推产品;在省外,品牌建设上继续围绕青花品牌进行打造,广告等市场投入相应加大。 汾酒身背中国“最早国酒”的名头,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如今依旧是清香型白酒中的“扛把子”,在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称霸的市场之中,汾酒的再度崛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