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行情 » 企业新闻 » 正文

《清明》中“杏花村”争论落定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1  浏览次数:346
核心提示:唐代诗人杜牧曾祖父杜希望是著名儒将,约在唐开元年间任汾州刺史,谢世在汾州西河(今汾阳市)。杜牧年轻时期酷爱军事,十分敬仰曾
     唐代诗人杜牧曾祖父杜希望是著名儒将,约在唐开元年间任汾州刺史,谢世在汾州西河(今汾阳市)。杜牧年轻时期酷爱军事,十分敬仰曾祖父,曾经北游汾州寻找曾祖遗迹,写下了《清明》《并州道中》等诗歌。

  吕梁市青年学者吕世宏在研究王维诗歌《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时发现,诗歌中的杜太守就是杜希望,是杜牧的曾祖父。《新唐书》记载:“杜佑,京兆万年人。父希望,重然诺……下迁恒州刺史,徙西河。”郁贤皓先生(现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唐刺史考》一书考订杜希望任西河太守在天宝五年前,在任时间还不短,去世原因不详。杜希望驻防河湟地区战功赫赫,直接影响了曾孙杜牧的人生志向。怀着对曾祖父的敬仰,早春清明时节,杜牧踏上了北游并州、汾州的道路,一路上写下了《并州道中》《清明》《过田家宅》等诗歌。

  吕世宏从2003年开始研究杜牧与山西杏花村的关系,发表了大量第一手文稿,从物候学、地理学、气候学、历史学等方面论述了杏花村,为保护山西传统文化品牌做出了一定贡献,也为杏花村名誉的捍卫扫除了杂音。这次新发现,为杜牧来山西找到了新的佐证,且吕世宏的新作《杜牧〈清明〉创作背景研究》将通过大量的杜牧诗文,论证其来山西的前因后果和确切年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地方争论已尘埃落定。
 
 
[ 资讯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清明》中“杏花村”争论落定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杏花村酒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