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行情 » 企业新闻 » 正文

汾酒集团一把手公布改革施工进展:上半年酒类利润将近9.6亿元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3  浏览次数:338
核心提示:中国青年网吕梁7月23日电(王晓妹) 今年前半年,酒类增长将近39%,酒类收入已经完成了国资委考核指标的56%,酒类利润将近9.6亿元
 汾酒集团

  中国青年网吕梁7月23日电 (王晓妹) “今年前半年,酒类增长将近39%,酒类收入已经完成了国资委考核指标的56%,酒类利润将近9.6亿元,完成省国资委责任书考核指标的92%,同比增长79%。”7月21日,在中华老字号振兴计划、三晋食品安全行走进汾酒集团媒体座谈会上,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主动公布了改革施工进展,称2017年上半年,汾酒集团各项经营指标达到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2017年2月23日,山西省国资委与汾酒集团正式签订2017年度及2017-2019年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打响了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第一枪”。新的经营业绩责任书,制定了汾酒集团2017、2018、2019年收入(酒类)增长目标为30%、30%、20%;三年利润(酒类)增长目标为25%、25%、25%。

  距离此项“军令状”签订已经过去了五个月的时间。李秋喜表示,2017年上半年,汾酒集团公司总体实现营业收入近86亿元,同比增长了12%;其中酒类收入将近38亿元,完成省国资委责任书考核指标的56%。2017年前半年,汾酒集团酒类增长将近39%,酒类利润将近9.6亿元,完成山西省国资委责任书考核指标的92%,同比增长79%。

“公司如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既定目标。”李秋喜表示,2017年上半年,汾酒集团成立了“整体上市、体制机制、目标责任书、责任权力负面清单、舆论宣传”五个改革工作组,着手研究布局企业改革工作。机制体制改革和集团整体上市被认为是汾酒赢得“三级跳”的有效途径。

  “体制机制改革是汾酒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也是我们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必须啃的硬骨头。”李秋喜表示,从2017年上半年,汾酒在顶层设计上制定出“1+35”整体改革方案,1个整体方案,35个配套方案,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在改革突破点上,集团坚持做大蛋糕,让全体职工享受到改革成果。

  在营销方面,汾酒集团首先做了试点。山西省国资委向汾酒集团董事会下放的八项权利,汾酒集团都如实地授权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按照有关聘任体制,由法人实行组阁式聘任。

  “组阁式聘任的方式就是一把手聘任,集团公司负责选好人,配好鞍。”李秋喜说,比如副处级干部聘任,需要公司党委研究决定,现在下放给了销售公司党委,销售公司党委有权研究决定处级干部聘任,科级干部也是销售公司党委聘任。“我是负责配班子,干部聘任权下放给一把手,这就是干部的改革。”李秋喜说,这种制度解决了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

  同时,汾酒还对销售公司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模拟制度。处级、科级干部拥有国有企业的身份,级别不变,奖励按照职业经理人的标准实施。2018年底,干部本人做出选择,如果愿意,继续享受职业经理人的奖励政策;如果不愿意,可以还选择当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按照公司的规定领取工资。

  李秋喜表示,“模拟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汾酒集团一系列激励政策相结合,刺激了营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由此产生了上半年良好的营销业绩。

  此外,汾酒集团也在系统推进企业整体上市工作。按照“市场化取向、竞争力目标、专业化重组、股份制改造、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监管”的总体要求,汾酒集团将通过减少管理层级,逐渐实现“小集团、大股份”的管理模式。整体上市方案明确了集团整体上市的路径,妥善解决内部同业竞争,最终实现集团整体上市。下一步,汾酒集团将以汾酒上市公司为突破口,建立以白酒产业为主,原粮基地、包装彩印、国际贸易业务为辅,金融投资、文化旅游为新型产业的“一主三辅两新型”产业布局。

 
 
[ 资讯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汾酒集团一把手公布改革施工进展:上半年酒类利润将近9.6亿元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杏花村酒网",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