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任务指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12月26日召开的汾酒2017年经销商大会上表示。
12月26日,汾酒集团召开2017年经销商大会,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汾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谭忠豹,汾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卫华,汾酒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高志武,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汾酒集团总经济师杨波,以及部分助理级以上领导,各大区、省区经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各界媒体参加了大会。
“今年任务指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
李秋喜表示,截止2017年11月底,汾酒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酒类收入同比增长40.68%,并且利润指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虽然经济指标没完全统计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任务指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
2017年在汾酒的发展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词便是"汾酒速度",李秋喜也在大会上对“汾酒速度”形成的秘诀做出了解答,表示2017年目标的超额、提前完成主要是改革力、影响力、文化力、产品力四个核心要素在其作用,同时,李秋喜坦言,“现在不是我们回头看的时候,而是奋发图强的时候”, 2017年仅仅是汾酒适应新常态、的新起点,开局很好但形式依然严峻,2018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集团已经完成部署,无论目标还是具体实施计划都是可行且务实的。
李秋喜另外提到,2018年汾酒集团将围绕“改革、质量、速度、团队、文化、持续”六个关键词展开部署。具体而言:
改革方面,李秋喜透露,改革是第一要素,关于汾酒改革,其中一个整体方案已经出台,35个配套方案已经完成28个,汾酒混改方案在近日已经获批,一次性下方机构设置、人事调配12项权利,制定了关于考核的一系列办法,从机制上激活营销单位的活力,实现了营销系统的松绑、加压。
质量方面,在汾酒速度的背景下,发展的质量是要接受考验的,2018年汾酒将采取跑马圈地与巩固根据地相结合的举措,其中山西市场追求稳步增长,省外市场逐步发力,并在聚焦上下功夫,在巩固发展成果提高单位产出效益,“不要萝卜快了不洗泥”。
速度方面,杏花村汾酒集团鼓励以发展质量为前提,追求又好又快发展,省外市场的速度比山西市场的速度重要。
团队方面,2018年汾酒将做好三件事,包括向其他白酒企业取经;结合山西汾酒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文化方面,汾酒的一切文化工作都要围绕消费者展开,以品质、文化、历史三位一体为核心,强化消费者体验。
持续方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硬指标,确保汾酒价格体系,并且经销商库存方面确定合理的量。
“11233”,汾酒的2018年将这样走!
PART TWO
汾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谭忠豹表示,在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结构中,对白酒企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也是在这一时期,汾酒开启新一轮改革周期,这一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人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经历剥茧成蝶、浴火重生;2017年,汾酒敢于突破桎梏,加大生产、营销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以产品升级为核心的路径,优化产品结构,明确了产品的功能定位;“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也激活了营销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谭忠豹透露,2017年,汾酒集团的品牌传播从事件营销、文化营销而上,开启高站位、高品牌的传播策略,与市场开拓的协同性,展现了对于改革必胜的信心。
“2017年,汾酒实现了满面收官,在改革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谭忠豹直言。
此外,在此次经销商大会上,汾酒集团对2018年具体的工作计划也进行了部署,谭忠豹表示,2018年,汾酒将按照“11233”的规划进行发展,具体而言:
“1”,一个目标,三步并作两部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并进一步引进市场化用人机制;
“1”,一个方针,就是按照“133363”的工作方针,将中国酒魂信仰理论体系全面落地;
“2”,两大任务,逐步解决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要做到稳中有进、进中有稳;
“3”三重构建,就是要依据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大事件的战略性构建,重要机构,重要人才,重项工作的区域性构建,以及重要项目、重要规划、重大事件的规范性构建;
“3”三创发展,创新营销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管理方法。
“2017年是汾酒集团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汾酒在中国酒魂的指引下,迈入改革试点的新发展阶段,实现了营业业绩和市场质量的双提升,汾酒人就是要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奋力开启汾酒全面复兴新征程!”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表示。
常建伟总结出2018年汾酒发展的关键词——融合发展,常建伟表示,2018年汾酒集团将致力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良好市场环境的提升,将打击不利于市场健康的发展的行为。
常建伟表示,只要我们坚定目标和方针,做到两个任务、三重构建,实现三创发展,汾酒必将引来全国市场的全面爆发,大步迈向复兴的新时代。
改革与实践,汾酒这一年
2017年2月,汾酒集团成为山西国资委国企改革试点企业,以业绩为导向,率先签下“责任状”,此后的200多天里,汾酒领导班子通过迅速改革、调整和团队建设,充分彰显出“汾酒速度”。
酒业家将汾酒2017年的大事整理如下:
2017年2月23日,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2017年度经营目标考核责任书》、《三年任期经营目标考核责任书》,山西国资委下放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财务预算、人事权等八项实权。
2017年6月,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宣布集体解聘汾酒销售公司经理层、部门负责人等副处级领导干部的职务,采用组阁聘任的用人机制,正式开启汾酒市场化用人机制序幕。
2017年9月15日,汾酒内部会议决定,公司旗下另一知名品牌“竹叶青”并入汾酒销售公司一体化运作,不再设置单独的销售体系。
2017年11月29日,汾酒集团下发通知,暂停53度青花(30)汾酒等11款核心产品的销售,具体涉及的11款产品包括4款青花系列产品与7款老白汾系列产品。
2017年12月6日,汾酒集团董事、党委委员,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建伟首度公开表示,要打造中国酒业清香国酒,让汾酒成为新时代的火炬手。
2017年12月16日,汾酒集团与象屿集团以及社会资本联合成立的象屿汾酒(福建)销售有限公司在厦门宣布成立,在新公司中汾酒集团首次放弃了控股权。